2020开年之初,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PI、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周晓林教授课题组就人际内疚情绪产生的认知神经基础发表了两篇论文。第一篇在线发表于Cerebral Cortex(“A Generalizable Multivariate Brain Pattern for Interpersonal Guilt”),该研究利用线性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训练多维模式分类器,在多个数据集中识别了一个特异于内疚的神经表征分布;第二篇发表于NeuroImage( “Guilty by association: How group-based (collective) guilt arises in the brain”),该研究将人际内疚的研究由个体层面扩展到群体层面,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在真实群体互动中个体产生所谓的“集体内疚”时其神经活动模式。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别为周晓林教授课题组博士毕业生于宏波、李志爱。

内疚是指具有道德动机的个体在意识到自己处于道德上不可接受的状态时所体验到的负性情感。从2013年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的支持之下,周晓林课题组致力于人类高级社会情感(特别是内疚与感激)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早期研究发现,前部中扣带(aMCC)和双侧脑岛(bilateral insula)参与了个体内疚情绪的产生(Yu et al., 2014)。但单变量分析的脑区激活不能让我们判定这些脑区活动是否特异于内疚情绪,是否具有跨文化特性。在新的研究中,于宏波等人(Yu et al., in press)采用多变量模式分析(MVPA),从普遍性(generalizability)、敏感性(sensitivity)、特异性(specificity)三个维度全面考察了内疚情绪的多维脑模式表征;为此,作者将在Yu et al.(2014)数据基础上训练出的人际内疚模式分类运用到具有相似主题(Koban et al., 2013)或相似神经激活的其他研究上,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增进了对内疚情绪的神经表征和生物标记的了解,也为鉴别临床情绪病症人群提供了思路。

个体不仅会为自己对他人的伤害行为而感到内疚 (个体内疚),还会为自己所在群体内的其他人的不良行为而感到内疚(群体内疚),如当代德国人会为纳粹在二战时对犹太人的屠杀而感到内疚。为什么个体在并没有直接过错、没有客观责任,但依然会为群体内他人的道德违反行为感到内疚?这种内疚与个体内疚是否具有类似的神经基础?李志爱等人拓展了诱发个体内疚的人际互动范式(Yu et al., 2014),用基于群体的人际互动范式来实时诱发群体和个体内疚。行为结果显示,在没有参与伤害行为时,相比于外群体成员的伤害行为,被试会为内群体成员的伤害行为感到更内疚,会给予受害者更多的金钱补偿,且其感知到责任程度可以通过内疚情绪来中介补偿行为。脑成像结果显示,群体内疚和个体内疚共同激活了前部中扣带(aMCC),且由个体内疚条件训练出来的分类器可以区分群体内疚的两个条件(组内_观察 vs. 组外_观察),表明群体内疚和人际内疚具有相似的神经基础。

上述研究主要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630034)的资助。

Hongbo Yu†, Leonie Koban†, Luke J. Chang, Ullrich Wagner, Anjali Krishnan, Patrik Vuilleumier, Xiaolin Zhou, & Tor D. Wager. (in press). A generalizable multivariate brain pattern for interpersonal guilt. Cerebral Cortex. (* equal contribution)
https://doi.org/10.1093/cercor/bhz326

Zhai Li†, Hongbo Yu,†, Yongdi Zhou, Y, Tobias Kalenscher, & Xiaolin Zhou (2020). Guilty by association: How group-based (collective) guilt arises in the brain. NeuroImage, 209, 116488. (* equal contribution)
https://doi.org/10.1016/j.neuroimage.2019.116488


2020-02-26